出海、选择与 “弯路”
许多人大概都读过这段充满宿命感的话:
当你老了,回顾一生,就会发觉:什么时候出国读书、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何时选定了对象而恋爱、什么时候结婚、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只是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你作出抉择的那一日,在日记上,相当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这段自出《杀鹌鹑的少女》的文字,具象化了选择的厚重感。而事实上,很多 “当时只道是寻常” 的瞬间,确实会这个名为 “人生” 的游戏开辟很多新的分支。最近几天在玩 Detroit: Become Human 这款游戏,通过三个仿生人(androids)徐徐展开讲述了一个有关人工智能、科技、伦理、人性的故事,而故事的结局是由你在游戏中的种种抉择所决定的,你的一个不经意的选择,可能会掀起一场人类与仿生人的流血革命
都说选择大于努力,我们特别擅长拿着后视镜去度量一个选择的 “好” 与 “坏”。因为我们没有上帝视角去获取整个游戏的 FlowChart,去看到那些未选择之路种种;更要命的是,我们在当前已选择的道路上的任何操作无法撤销或回滚,当最终的结果不太如人意时,就会在事后复盘时被打上一个 “走了弯路” 的标签,然后幻想那条未选择的道路所拓展出来的分支
最近就面临着一个关于出海的选择,一直觉得出海是国内企业发展的未来,但是真正面临这样的选择时,也少不了瞻前顾后、忧心忡忡,总想小心翼翼地迈出下一步,希望少走 “弯路”。脑子里的各种观点打架打了好多天,我觉得是时候写一篇文章来梳理一些这个迷思了。本文是关于出海和选择的一些碎碎念,祝开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