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焦虑谈起,聊聊生活的可能性与随机性

35 岁这个槛,似乎是悬在互联网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直在各大媒体上被鼓吹放大,虽不明真假,但也让人不寒而栗;而持续了三年的疫情加上 2022 随之而来互联网裁员潮,王兴那句开玩笑似的 “2019 可能会是过去十年里最差的一年,但却是未来十年里最好的一年” 似乎一语成谶。

走在奔三的路上,凝望这前面那个迷雾般的 35 岁路口,焦虑就一直萦绕在心头;伴随着的是一系列的疑问:大厂为什么要裁员?所谓的 35 岁危机从何而来?只有互联网才有这个危机么?普通人只能眼巴巴地等待着 35 岁到来然后被裁掉?我们能做些什么?

当我最开始问出自己这一串问题时,焦虑中带着点绝望,因为前方的路虽然处于迷雾,却又似乎一眼能望到头;但是准备写这篇文章,心里又平静了很多,也许是经过这一个多月的调研和自我教育,看到了生活的可能性和随机性,接受了与焦虑为伴这个事实。本文算是写给自己的心理按摩,文章可能会有点发散,祝开卷有益。

裁员、危机与焦虑

裁员原因

先说大厂裁员,大厂裁员本质上是在停止增长后的断臂求生;你会发现,首先裁员的部门基本是那些还没有实现盈利、具备较大不确定性的部门,而经济下行时,企业更多地会追求稳定性而放弃未来不确定的可能性;在这种前提下,往往会存在整条业务线被优化掉的情况,有时候哪怕你是一个高职级的员工、或者是应届生,也难逃被裁的结果

上面很关键的一个词是是 “停止增长”,从微观层面的角度来看,停止增长指的是公司的 DAU 可能已经见顶,广告等收入也见顶,而能够带来新的现金流的业务还没出现;从宏观层面来看,则是整个互联网行业面临着没有新要素的困境 (新要素指的是之前的移动互联网、移动支付),目前很难去找到一个所谓风口,或者说蓝海。无人驾驶,元宇宙,web3 等等,都还无法没看到变现的迹象,大厂基本的现金流还是传统的广告、游戏和电商

PS:其实这三年反复的疫情,各行各业都不好过,也并非只有互联网大厂在裁员,只是刚好这个人群在互联网上的声音比较大,裁员其实是从传统行业一直蔓延到互联网大厂的,因为疫情最先影响的就是实体的生意,然后才是互联网,实体生意都没了,还需要啥营销和广告呢

裁员现象其实跟资本二级市场里的一些现象有点类似,比如说裁员存在恐慌情绪的蔓延,大厂开始裁完了,中厂也会跟着裁;举个可能不是很恰当的例子,裁员就是公司看空未来的经济发展,跟二级市场大家看空某个股票疯狂抛售并无二样,且抛售的股票无人接盘

裁员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人员冗余,因为在经济好、资本充足时,一切看起来欣欣向荣;在这个时候大厂招人并不理性,会疯狂招人,而且大的组织做很多事情都有惯性,招人会一直招到非常冗余,这个惯性就有点像钟摆效应,如同在大牛市顶端进去接盘的人们,大家都是怀揣着上证指数要上 1 万点的心态进场的

疯狂招人背后,边际收益的递减是必然存在的,乱翻书在 54 期播客聊到这个话题时 (相关链接会放在最后),里面有句话特别传神:“飞驰的火车上,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在开火车,其实大家都在车厢里做布朗运动

所以,大家会发现裁员后,对公司业务的影响可能是很小的,工作业绩影响微乎其微,但是财报会立马更好看,其实这个也可以用二八法则来解释 (最近越来越发现,几乎一切皆可二八法则),这就好比在一个广告系统里,把那些无跑量素材或计划砍掉,你会看到对整个大盘的几乎是无损的,但是所谓的生态会好很多,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牺牲了长尾计划 / 素材的探索空间,回到公司上,则是牺牲了未来的可能性。

裁员迹象

裁员一般会有什么迹象?在乱翻书的播客里提到了,裁员一般有 2 种情况

(1)中小公司,突然遭受资金上的问题,然后急于去控制成本,会迅速的在所有层面,包括连行政费用都会裁掉,比如说员工的福利等
(2)大厂,经济性的裁员,提前预示到了未来会有什么风险,会有什么趋势的变化,前置的进行成本优化。整个成本结构被拉出来,人力成本的优化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定下了裁员目标后,会盘点业务,然后决定部门需要裁员的比例,这个时候可能会出现频繁的汇报,写 PPT 描述你在做什么,产出了什么价值等

另外,裁员的决策往往没有一个很长周期的准备和测试,有时候就只是上面突然把这个指令传达到 hr 的一句话,然后立马开始了 “约谈 -> 赔偿 -> 走人” 等一系列流程;所以可能会出现前脚刚给五星,后脚就立马裁人;前面还在疯狂招人,后面就开始冻结 hc 并开始优化

被裁了怎么办

首先要对大环境有一个判断,就是自己所处的专业的人才供需情况,裁员初始阶段会存在大量的人不愿意激降身价的情况,趁着这个时候市场上的供给端还比较充足,需要从你有经验的这个细分领域里边找到一个比较优质的岗位迅速地嵌进去

说到底了还是供需关系,这也是为什么在知乎上相关的回答有很多建议,如果公司大趋势就是要裁员,且你所在的业务线有较大的风险, 就争取做第一批被裁的

那怎么市面上的工作的好坏?基本上,只要业务能够有良好的现金流,业务看上去比较靠谱,这些岗位普遍就好。像那种还依靠着融资的钱生存,还没有正向现金流的业务,并且在你可预期的未来,都不太可能有稳定的现金流, 这种预判非常考验个人的判断力,同时也有运气成分在里面。

比如说自动驾驶、新能源车这些它未来是趋势吗?一定是趋势,但是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能到那个节点。万一它是十年,而假如你在一个行业等十年,那这十年你是不是真的能积累下来一些经验?

35 岁危机 / 中年危机

为什么媒体一直把 35 岁锚定为中年危机的年龄?其实定 35 这个坎是为了方便大众的认知和媒体的传播,真相是这个年龄段上下的都算是这个范围

而这个年龄段会有的一些共性:上有老下有小,需要照看的东西更多了,放到工作上的精力会更少,同时学习能力和学习意愿普遍的会偏弱化一些 (尤其面对一些创新业务的时候); 当然,这是普遍意义,但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因此,在面对一些经验价值没那么高的业务类型上,找一个年轻的更有冲劲的精力更充沛的,性价比会更高;而互联网又有多少经验价值高的业务呢?

说白了就是只要你不是不可替代的,找到了更便宜好用的螺丝钉,就会把老的生锈螺丝钉摘掉,这么说可能会比较残酷,但目前看来事实就是如此

如果说的更残酷一点,所谓的中年危机,就是钱不够,不够满足当前的需求和欲望,无法如预期水平地去照看你关注的那些人和事;面对收入的断崖式下跌,心理和生活上都难免会受到冲击

被规训的大厂人

规训这个词,从播客里听到的时候就觉得非常的妙,一般来说每个厂都有自己的一些文化,入乡就要随俗,而很多人从毕业开始就在一个大厂环境里面,里里外外地被规训,他认识世界的方式和做事的方式全部是依赖这个大厂形成的规则,但他意识不到是被规训的

这种规训最大的问题在于,他内心的秩序和意义是来自于这个大厂的,你如果问他喜欢什么,做什么事情能沉浸有热忱,他突然会发现卡壳

这样的人一旦离开,要面对的问题还是挺多的,尤其是心理上的;有个很好的比喻就是 “这就像在一个鱼缸里边圈养了 50 年的一个鲸鱼放归大海”,我们认为是自由,但是对他来说不是他认识世界的方式。这跟 ze ran 在 “程序员的悲哀是什么” 这个问题写下的回答:“大学毕业了很多年,还有种初入社会的疏离感”,感觉很相似

戴某 demo 在播客里更是一针见血的指出了这种现象的问题

你在一个厂里边没有升到高管,又能做十几年,这本身代表着一些事情。其实那个脑子比较开放性的意愿比较多的,比较强的,普遍的会有很多想法,要么在大厂里边自己管一块业务,要么就蹦出来,可能成、可能不成,那是命运的问题;但是不会在一个大厂里面像做一辈子一样去做十几年,但是公司不开我,我可能做 20 年对吧,最终这个漏斗本身筛下来能做那么久的又不是高管的,是同一类人,相对追求确定性,安稳,开放性没那么足。专业上垂直,因为待得久,有一定的专业能力,但这个专业能力要依附于某个大平台

在所谓的大厂裁员和中年危机双重 debuff 的加持下,焦虑自然是难免的了,我们不禁会问,我们能做什么?如果离开大厂,是否就能消解掉这两个 debuff?

不止一种叙事方式

这部分不少案例来自刘飞的 “非大厂叙事” 系列播客,主要讲了生活更多的可能性,即除了在各个大厂反复横跳,或者是融资烧钱、做具备规模效应的创业以外,还存在的一些其他可能性,笼统地概括就是自己找到一个现金流比较好、不追求多大规模的生意,把眼前的事情做好,用内容支撑品牌,用播客里的话来说就是 “浙商思维”。

而刘飞也提到了很多人不做这件事的原因,那就是信息差:“很多老同事老朋友他们非常缺乏安全感和有 35 岁焦虑,就是因为不知道。我觉得他们的能力他们的喜好想法其实挺适合做一些别的事情的,但是就是单纯不知道。因为他们看到的例子、我们在大厂里接触到例子,都是这种互联网大厂的玩法,和创业的拿融资烧钱创业的这种玩法,我觉得知道之后,可能真的是有很多可选的机会”

那为什么大家眼里只能看到那种高举高打的创业?因为接收到的信息有偏。我们看很多商业分析,或者是自媒体的文章,很容易产生一个错觉:就是你创业你做互联网只能做大,你不做行业第一,DAU 上亿,你不做市值十亿一百亿,你就根本下不去这个手;久而久之,我们看到的创业成功的模式似乎都是那种具备规模效应的模式,我们以为创业只有这一种模式

与之相反的是,也有不少人从大厂出来,选择了一个自己比较清晰 (就是他知道这个事情的商业逻辑是什么样),然后同时又有一个比较好的现金流的事情,这就是一个比较好的生意;这个生意如果从互联网视角看,好像没那么性感,但是这个生意它会让你觉得好像更踏实一些,更有积累一些

而本质上,创业也是做生意,只不过创业打上了一个理想主义的标签,最后你追求的还是一个能不能转起来的生意,而不是说只是把 DAU 烧起来,剩下的什么都不管了

下面主要摘录自刘飞在非大厂叙事里提到了几个小生意,里面有基于轻量级开发团队做的效率工具,小工具 app,也有涉及实体的二手店和淘宝店,总之就是像我们展示了更多的可能性,这里引用刘飞的一段话

之前我们做互联网很多时候做的,我理解它更多的是效率平台,效率平台做的很多事情都是撮合,都是我把供需匹配好。然后我在这个过程中有的是用人力,有的是用运营,有的是用算法把这个效率最大化。但是现在消费市场变化了之后,会有很多垂直的领域,小众的领域大家追求的是内容产品或者内容品牌,就这些是面向垂直的用户,小众群体。

就比如说某些是消费品,包括刚才我提到的像 flomo,你很难说 flomo 它是一个可以对标备忘录、对标印象笔记、或者对标飞书的一个协作工具。它就是一个很小众的工具,它是做知识管理。它不是一个大众的产品,它有自己的用户群体,它自己的用户群体有非常好的复购率,这个用户群体有非常强的粘性,而且非常认同这个产品。就类似这样的产品,还有像那个多抓鱼,还有像那个三顿半,这些产品其实它们都是类似的这种属性的。就我有自己的目标用户垂直领域,然后它们有比较好的复购,然后我持续地深耕做这些用户

下面的几个故事,会言简意赅地摘录一些笔者关注的重点,推荐去听一下原播客,也许每个人能听到的重点都不一样

flomo

flomo 是一个快速记录想法的笔记软件,创始人是少楠 Lightory,与其他工具简单的说明书不同,flomo 提供了一个 flomo 101,详细的讲了这个工具背后所代表的理念,其实就是在通过内容讲一个品牌故事。

少楠在刘飞的三五环做客了非常多次,下面的一些内容也是两人的播客里聊到的, 相关的一些播客链接也会放到最后

为什么做 flomo

少楠在提到离职创业时,辞去提供一大笔年薪的工作,的确会比较恐惧,尤其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情况下; 但是转念一想,如果这个事情等到 40 多岁再来做,成本又会变得特别高;而相比于这个,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在用五年前或七年前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让他更恐惧,因为这相当于他的知识体系不更新了,而他的知识是最值钱的东西

黑天鹅》这本书提到:“毒品,碳水化合物,月薪,是三种最有害的瘾”,月薪之所以有害,是因为无论做的好坏,月薪还是那么多,最多绩效会差一点; 长期下来,会让人有一种麻痹感和错觉,就是我不用怎么努力,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也能持续拿到这样的薪水

虽然做 flomo 后拿到的钱变少了,但播客里有个观点是这样的,就是 “每一笔钱是不平等的”:大厂里拿到的钱,跟创业拿到的钱,即使是等额的,但是背后代表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大厂那笔钱的背后是你的交换出去的时间和价值;而创业那笔钱背后是你创造的资产,能够持续创造现金流;而如果按照创业公司 PE 来算的话,从创业拿到的工资折算回去,资产的价值还是比较高的

但是,我觉得大厂积累下来的经验和履历也是一种资产,虽然大厂履历带来的光环越来越暗淡, 需要警惕的是在边缘部门做一些边缘事情,积累不下任何经验

焦虑

收入焦虑,某种程度上也是知识焦虑,要多问下自己的知识资产是在消耗还是积累,有没有变现手段?比如说自己的知识体系是否已经非常老旧了,或者垂直性非常强,只有在某个领域或某个公司才适用

做 flomo 的一些经验

效率产品,背后都需要有一些被验证过有效的理念,且这些理念要传递给用户 (通过内容创作构造出品牌)

用户增长,往往同时需要考虑 2 个方面,一是讲好品牌故事 (烧钱投广告增长不可持续),二是做好投放渠道 (内容渠道和广告渠道,酒香也怕巷子深)

虽然 ab 实验是一种比较科学的决策方法,但是很多决策没法拿短期的数据来衡量,比如说把品牌种在更多的用户心里;打造品牌往往需要做一个长期贪婪的事情,少楠做这件事的方式就是写很多文章和内容,教用户怎么使用,甚至是改变思维方式

谜底科技

开发 flomo 的是一个轻量级的团队 (初期只有 2 个人,现在应该也是个位数),而谜底科技则是另一个这样的团队,创始人之一 61 在很早就看到了很多国外的的独立开发者:一个设计师,一个开发去搭档,很多 Mac/IOS 上优秀的 App 其实都是这样一个人或两个人的作品, 那时候心里的目标就是成为一个这样的团队

一直想做一个中国版的 product hunt,但是效果一直不达预期;反倒是一些 site project,在数据上的表现很不错,改变了 61 只想做 big 的想法,更专注在一些 small but effective 的东西上;这个过程的关键是看数据,数据是不会骗人的,所以这个过程一定要有一套评估的系统,能直观看到数据

两个小工具类产品,offscreen 和谜底时钟,都是打磨了一年后,随着 IOS 上线带来的小组件特性而火了起来,具有一定的运气成分,但同时也是为这次运气做了一年的默默耕耘后,才能在机会来的时候快速抓住

小团队做增长的一些路径:找到各种媒体上的 KOL,如果东西是好的,KOL 也是会愿意去推荐的(follower 会喜欢),同时海外市场也是一个有潜力的市场;提到了增长,在这一期的播客里也 cue 到了少楠之前的一些感悟:第一次创业关注的是体验,第二次创业关注的是增长

flomo 和谜底科技的几款产品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为了控制成本,不会把事情搞得很复杂,无论是团队规模或者是产品功能;谜底科技的 App 基本都没有服务端,选型目的是想让团队比较轻量级,重运营和重服务端的都不做;即使不做这些,依然可以挑出很多有商业价值、有前景的项目,写这篇文章也发现谜底科技的另一款小工具谜底黑胶又在 app store 登顶了

所以,不要特别瞧不起小的东西,不一定就要做一个特别大的公司,比较好地解决垂直领域的一个问题,也只很值得去做的,比如说小宇宙;古典产品也许在慢慢回归

山茶子

上面两个案例都是偏互联网工具类的产品,后面的两个例子则是涉及到了实体类的小生意。山茶子是牙刷味做的一个茶叶小品牌,在这一期能够看到牙刷味一个人怎么把整个茶叶品牌搭起来,以及除了打工和创业以之外的第三条路

在牙刷味持续工作过程中,也在持续地想自己想要做什么,工作只是单纯地为了生活;决定做做茶叶时,开始做的时候也没有想得很清楚;因为有时候如果充分调研,可能就不会去做了,会觉得这个事情太大了。

与前面的提到的两个互联网产品不同,互联网产品的边际成本基本为 0,但是涉及到实体的生意还是存在实打实的原材料成本的,因此也需要考虑供应链,以这个茶叶生意为例,基本的供应链就是,茶叶原料 -> 代加工 -> 包装 -> 推广 -> 发货

具体搭建茶叶品牌的流程就是先去做了竞品调研,买了市场上这个领域所有的产品,只要相同价格下品质做的更好就可以,但是利润空间会更小;原材料在杭州龙井茶村找,代加工厂在 1688 上找,但是前期规模小,不一定能找到很好的工厂;这一系列事情其实牵涉了在播客里反复被提及的浙商思维:先去做眼前的事情,尝试把眼前的事情做好

虽然如此,实际中也存在很多不充分调研,考虑不周全而倒下的创业者,只是大家没有看到,这里面感觉还是有一定的运气成分

这里有一个理念跟前面的两个案例很相似,那就是也不会一开始就考虑很大的团队,除非招一个人能赚出他自己的工资

做生意不像在公司,这家不行就换下一家,但是在公司不行,对接的研发 / 产品不行,很难换一个

谈到了更多可能性,警惕自己给自己贴标签,如果因为你比较成功地做过一些事情,其他人给你贴上了你擅长这件事的标签,不要误认为自己只能做这件事,需要接触和尝试,不一定每种可能性都要尝试,但是要从接触开始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人的生活状态,价值观和叙事方式都是由环境塑造的,在环境里很容易被周围的人影响, 举了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比如说这公司都快倒了。但是只要这公司里比如说公司租的楼够好,公司里面的员工大家每天还是按时上班,甚至还在加班。还是比较有昂扬斗志的。开会大家还是在 argue 加在这争来争去的。那你就会觉得这个公司好像没啥问题

最后,还提到了一种很有趣生活态度:把生活当做游戏,自己是主角,其他人都是 NPC;不同 NPC 可能会给你带来不同的线索,体验不同的支线任务;但是能奖励你的那个事情才是主线,找到能给你正反馈的主线和 NPC

多抓鱼

多抓鱼是一家二手书店,创始人之一猫助在三五环也做客过,里面聊到创办多抓鱼的经历以及多抓鱼的一些基本模式

猫助最早想开二手店,可以追溯到大学的时候;当时没有去大厂,而是去了刚成立的知乎,因为觉得去了创业公司,至少能看到一个企业是怎么做起来的,将来就可以去做自己的企业了

最早多抓鱼的 MVP 版本是:“我们找了一些可能有意愿卖二手书的朋友,然后说如果你想卖书你就 @群主,群主会给你约快递,最后群主会单独把钱打给你。群主收到书之后会把书名写在 Excel 表上面,然后再发到群里说,我们今天上新了,快来挑挑都有什么你喜欢的书。这就是最早的多抓鱼”

选择实体店 or 线上?当前多抓鱼两个模式都有,实体店偏本地,租金贵但没有邮费,退货率也非常低,就基本没有退货了;线上是全国的匹配,调用了物流;非标的东西 (没有明确规格和型号的商品) 只在线下售卖,但是偏标准品的东西还是说偏线上全国消化 (当前主要是书,衣服和小数码)

世界上很多很多的生存方式和路径,不要只看到一种路径:从 p4 到 p6,p6 到 p8

c2b2c (多抓鱼) 相比于 c2c (闲鱼), 能够提高卖家的效率,保证买家的质量,而这两个原因也是猫助选择了多抓鱼现有的模式

在多抓鱼,没有什么纯粹的管理工作,上到 CEO 下到一个实习生,全都是要搬砖的

跳出社会预期:老耿 (70 后) 以前是豆瓣的 VP, 对自己的预期特别低,而他就活的状态像个少年,什么事情都能做;其实也是我们常说的 ego 小的一种体现

围城外的巨人

现实中,很多事情都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去

如果说大厂是一座围城,那上面都是围城里的人出去并且活得还不错的故事,但是城外都是毫无风险的吗?围城外是否会存在让人回想起被支配的恐惧的 “巨人”?

当然存在,上面看到的都是成功的或者说目前公司还存在的案例,必然存在一个幸存者偏差,死掉的项目是没人关注的。而看到很多成功项目时,我们很容易幻想:这些事情自己好像也有能力做,做成也不难,却忽略了媒体报导的偏差性、人和人的差异性,以及生活的随机性,很容易会因为当前手上或烦人或无聊工作,而脑子一热冲出围城,然后就会面临着现实生活这个 “巨人” 的一顿毒打

在三五环的一期播客里也提到了这一现象:很多大厂离职出去的员工会面临着 “返贫” 的现象,原因是不懂得打理资产;资产最终会回流到会管理他们的人身上;而打理资产的能力,无论是上学或者上班,都没有人教我们;上学是在学教科书里的知识,上班更多学习的是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

什么是打理资产的能力?无论是投资金融类资产,投资其他人的项目,还是创业做个小生意,大致含义就是能够看到完整的商业逻辑,看到钱从哪里来, 怎么保证现金流

对于普通人来说,要意识到自己在公司学习到的能力的局限性,绝大部分人都是一个可弃用的螺丝钉,对于全貌未必看得比较准确;哪怕看到了全貌,历史经验也是具备局限性的,因为很多事情会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在经济上行时总结的经验,未必就适用于所有的时期

我们常常说,大学是一座象牙塔;其实大厂也算是一座象牙塔 (尤其是离一线销售岗位较远的岗位),大部分人工作中每天接触到的清一色的都是相同的人和事,不需要关注公司的现金流情况 (大多数情况也没有这样的机会),只知道广告能有收入,却不知道广告里的每个细分行业的生意是如何运转的,广告主为什么愿意花钱投广告;只知道商家的 roi>1 看起来好像就是正的,却不知道刨除商品、人工、场地、营销等成本,可能就是个赔钱生意;这些东西,围城里没有人会教我们。

即刻上刘玮冬发的不少动态,能更真实地反映出一个普通生意人在实际创业时面临的问题和烦恼,能让我们更清楚看到城外巨人的狰狞面目。其中提到的一个现象,也是很多从大厂出去创业的人面临的典型问题:想通过互联网思维去改变一切,却发现成本控制不了,现金流转不起来 ; 其实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并没有那么容易

做电商这几年,也见过很多 “精英人士” 入局做电商,可能是我段位不行,接触的都是精英人士做电商失败或者被毒打的案例。这些失败案例的步骤也比较一致

第一步:精英人士泛指:名牌大学海龟精英 / 互联网大厂精英 / 外企 500 强白领精英 / 有钱的用过好东西的富二代 / 有点审美天赋的艺术精英
第二步:锚定一个品类,可能是宠物 / 护肤 / 美妆 / 服装 / 电子产品 / 运动 / 食品 / 母婴产品 等等

第三步:做这些品类的产品调研,用了该品类 TOP10 的产品之后,发出各种吐槽:这是人吃的么?人用的么?质量那么差?这么丑的衣服是人穿的么?狗都不会用的东西........

第四步:由此认为该品类机会大有可为,认为自己进去一定能颠覆品类,成为该品类第一,并且认为自己将是国货崛起的代言人,自己有着巨大的使命,一定要让中国人都用上好东西

第五步:自诩为乔布斯化身,开始非常极致的产品开发,选最好的材料 / 面料 / 食材,各个环节都用最好的工艺,各种版本,包材,样本打了几十个版本,一次又一次推翻,跑遍了全国各种代工厂

第六步:在产品设计上罗永浩附体,字体大小,颜色,VI,排版,行间距,字间距,深浅调了几十版,学习张小龙,每一个像素都抠的非常细

第七步:半年或一年后,产品正式上线,由于产品各种选取最优质的材料,那个成本也高出天际,然后那个产品售价超出主流市场价格带一大截。

第八步:产品好是好,但因为太贵,老百姓买不起,所以销量寥寥无几,非常讽刺,目标是希望国人用上好东西,但结果国人用不起。

第九步:东西太贵,只能抓精准富裕中产精英群体,但又没有特别渠道,手段,抓不到这群用户,花钱做了很多广告,转化率极差。

第十步:找各个主播,渠道去推,主播渠道都表示东西很好,但太贵了,推不动,能不能售价降 50%,咬咬牙同意了,爆了几波销量后发现卖一个亏一个,别人都说你家直播卖了好多钱,只有你知道,算上税,退货,邮费,主播分成,产品成本,你甚至还赔钱。

第十一步:销量上不去,也没法融资,公司财务开始恶化,资金不断消耗,推广费用捉襟见肘,没钱开发二代,三代产品,开始各种暴躁,骂员工,员工合伙人纷纷离职

第十二步:库存堆成山,卖不出去,各种供应商找上门来,找家里要钱 / 拿出工资储蓄 / 卖了房子之后终于把欠债还完了。

第十三步:出来逢人就总结,自己的产品非常优秀,非常好,可惜中国老百姓不识货啊!

接受焦虑,享受随机性

读到这里,你会发现,长期呆在大厂里会里里外外被规训,也面临着所谓的中年危机;出去外面,面对着的是更加复杂的人和事,看到的都是成功的案例,具备较强的随机性和不可复制性,真正去做的时候可能一不小心就返贫,把过去十多年的积累一次清空。那我们能怎么办,似乎没有一个一劳永逸的方法?

是的,生活本来就没有一个一劳永逸的答案。在大厂可能会被裁员,难道开公司当老板,就会永远盈利不倒闭么?我们看到上面的还算成功的非大厂的各种叙事,能活多长时间,可能连创始人也没法告诉你。生活本来就是混沌的,充满随机性的,无法预测的,过分追求安稳与确定性,有时候会很痛苦。

我们这一代人的困惑》是这么说的

仔细想想,我们的一生好像都是在实现目标中挣扎着度过的。上初中的时候,老师告诉你,中考的淘汰率是最高的,只要闯过去,上了高中一切就好了。但上了高中的时候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嘛,高中老师又说了啊,考上大学就进了天堂。于是你考上了大学,依然空虚迷茫各种草样年华,父母老师又告诉你,找到工作就好了。工作之后发现烦恼和忧虑依然都在,女朋友给你看马云的故事,告诉你等你事业有成就好了……

你发现了吗,其实人这一辈子的每一个阶段都有新的痛苦和顾虑,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绝对不会因为你考上大学,事业有成,迎娶了女神就从此 happily ever after。但每一个阶段也有每一个阶段的快乐,无法替代。生活不是安徒生童话也不是好莱坞电影,从出生的那一刻起直到生命的尽头,都不存在什么节点,过去了之后一切幸福美满无忧无虑。

接受人这一生都要与焦虑为伴的事实,不要与焦虑对抗、尝试解决或者抹除焦虑,也许会是更自然与平和的状态,因为 what you resist persists,往往越抵抗,反噬可能会越严重;所以需要学会接受焦虑,学会与焦虑相处,因为很多事情,你接受了,就不会痛苦,或者说有了预期,当事情发生时就不会那么痛苦(人的快乐和痛苦往往都是来源于发生了预期以外的事情)

但接受焦虑,并不意味着要躺平,因为焦虑往往就是有一些需要做的事情但是没有做,那件事在你的心底大声地发出嘲讽,让你愈发恐慌;所以往往什么都不做,会让你更加焦虑,因此焦虑时合理的手段也几乎只有一种:进一步做好你当前的事(工作、学习),并选择一个 “至少不是错的” 的方向去努力

对于还在大厂的人,就是好好把手上的事情做好,提升自己的能力;至于升职这类事情,能力和运气都是必要条件,我们无法左右运气,但至少在能力上,我们还是具备主观能动性的

而在本职工作以外,又有什么是值得我们去追求的呢?

找到内生的信念

无论是继续留在大厂或者是决定是否从大厂离开,都要想清楚,自己是为了什么去做这个事情的,或者说要找到内生的信念

内生的信念,指的是你真的有你想要去做的事情;这种情况下,无论你是辞职还是创业,无论结果是好还是坏,普遍感知上会更好一些;因为这种情况下收到的正向的反馈是大于你获得的外在工资的。这个正反馈可以是你在外面做内容做得好,受到读者的好评;也可以是你在外面做一个品牌,你感受的一些成就感等等

如果说你还没有找到这些东西,只在对比工作的状态和收到的工资的话,那确实在大厂整体肯定还是对比起来更舒适的,因为从大厂那种有一定的基建保障的环境中出来之后,会面对一个更混沌的外部系统,它资源整合调度做事的难度其实并没有比之前降低,只是对体感上你的好像自由决策,没人能管得了

反之,如果没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被外部诱惑从某个大厂离开的人,经常会有落差,最后的情况都不会那么好

因为如果你是被诱惑出来的,可能是觉得现在工作特别不开心,特别累,出来可能更开心一点;或者说外面有一个机会,这个机会给你承诺的很多,但是你没有看到这个风险。这种情况出来的话,很容易就会感觉到心力支撑不住,因为没有原来这种确定性和安全感了,在外面自己又没有特别想做的事情,那就确实会比较痛苦;所以有很多人就回去了,但是也有很多人回不去了

差异化竞争

很多情况下,我们应该摆脱竞争,竞争就必然会内卷,只要你跟别人做一样的事情,就一定会产生这种消耗性的竞争。你要想办法为自己找到一个差异的点,然后去做跟别人不一样的事情。我们常说的 “找到自己的那条赛道,在那条赛道上我们就是第一”,其实也是这么一回事

如何找到自己的赛道?对不起,这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比较明确的是,我们需要看到更多的可能性,收集足够全的信息,然后自己做判断,而不是直接收集的是别人的结论,因为个人的差异性和生活的随机性决定了适合每个人的赛道是不一样的

工作之余,可以尽量多地做低成本的尝试,万一哪个尝试成了,就可以比较从容地应对所谓的裁员和中年危机;以戴某 demo 为例,之前在业余做投资的事情,做顾问的事情已经做了好多年了,在离开公司的时候其实并不是一个很突兀的要转型,而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

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可行的方案之一,也许是真诚的有品质的表达,因为这是一个高效的社交活动。当你把你的思考放出来去寻求回应的时候,很多看到并与你共频的人会给你那个回响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这比你挨个自己去找人这容易的太多了,而这些表达说不定会给你吸引来更多的可能性和机会;所以我一直认为有品质的写作、播客、视频等,都是一个高效的社交

把自己当做资产

这里其实是套用了孟岩写的文章的标题:把自己当作资产, 里面提到了比较核心的一个概念:人力资本,简单来说,就是把人当做资产,这个资产未来会不断释放现金流;这一点在作客组织进化论的播客中也有提及

我们把人力资本释放的现金流,不断通过金融市场,转换为金融资本。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的金融投资获得不错的回报,金融资本也慢慢增长成为我们总财富的主要部分。

年轻时,尽管我们完全没有意识到,我们可能远比自己想象的有钱。只是在这个时候,财富更多以人力资本的形式存在。

因为拥有相对安全的人力资本资产,这就意味着年轻人可以比年长者把更多的金融资产投资于更高风险的资产,比如股票,甚至可以包括少量的杠杆和债务。原因很简单,这时候的损失,无论是 5 % 还是 30%,尽管当下看起来很多,但在我们总资产(包含人力资本)的盘子里,实在微不足道。

在谈工作的时候,大家很容易会把着眼点放在收入上,这无可厚非。但它带来的副作用是你过于集中在这个点上,你就会忽略你整个职业生涯里,真正应该积累的可能是视野、知识能力、品格、人脉、口碑等。你如果真正真是并积累它,钱会找到你

另外,无论你所在的企业如何,都要记住,企业愿意聘用你,他们花钱购买的是你的专业能力,这是一切的前提;而你把着眼点反过来放在那个纯收益上,有可能忽视了真正要积累的东西,反而不一定会有一个很好的结果,因为这样下来竞争力可能会越来越低,同时有可能失去了你自己的自我认同

很多大厂里的员工,其实并没有在大厂里边真正把自己当成一个产品或者一个资产去创造什么东西,更多的是把焦点盯在工资和收益上,但把焦点盯在你的经济收益和盯在创造上,你的过程和结果可能都会不一样,尤其是你的体感。而飞书建议大家写的个人使用说明书,本质上也是在建议大家把自己当做一个产品或者说资产,这里我觉得可以用《The Almanack of Naval》里的一句话经常反问自己

Am I productizing it? Am I scaling it? Am I scaling with labor or with capital or with code or with media?

享受随机性

放眼互联网公司的发展或者个人的成长,我们会发现,一个绕不多去的话题就是运气,或者说生活的随机性;什么 “我的成功你也能复制”,都是在扯犊子,忽略了时代的不同和生活的随机性

我们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基本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基本由能力决定,比如说考试;第二类纯粹由随机性决定,比如布朗运动;第三类,也是我们最常遇到的,由能力和随机性共同决定,比如创业、投资、恋爱或是梦想。

我们最大的问题是,面临生活中大部分的事情时,往往会自动地归为第一类,而忽略了随机性对结果的影响。大到互联网的发展,小到一个个体去选择自己的职业生涯,其实很多都是随机性决定的;有的时候我们事后因为人性的原因,各喜欢各种归因,总是在这找原因,其实没啥可归纳的,也没什么指导意义,因为时代在变,大环境在变

当你意识到世界很多事情都有随机性,甚至是被随机性主导的;当你深知这件事情的随机性也许永远不会青睐你,你是选择继续坚持下去,还是选择躺平呢?

而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也许就是在做一件事情时,能够清楚地意识到随机性和运气在其中的占比,并心平气和地接受这个事实

需要意识到的另一个事实是:随机性会带来坏的事情,但也可能会带来好的事情,而在我们努力没达到一定程度前,我们连面对好的随机性的资格都没有,也可能会随时被坏运气冲垮;这也意味着需要做好 2 个准备

(1)抓住好运气的能力
(2)对冲坏运气带来的风险

抓住好运气的能力,意味着我们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各项能力,即使现阶段不能给你带来即刻的回报;比如说现在要提拔你,你觉得你的管理能力是否能够 hold 住现有的团队?你的专业能力是否能带领整个团队攻克当前遇到的问题?比如说 web3 现在如火如荼,这里面是否真的有好的项目,你是否有能力去分辨其中各个项目的价值,而不是去当绿油油的韭菜?

对冲坏运气的能力,意味着我们要能够尽量识别出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比如说工作上的风险,身体健康的风险,经济上的风险等发生时,你有做好兜底的方案吗?

面对随机性,有时候会让人绝望,因为即使你做了准备,对最终的结果可能也是毫无意义的;但面对随机性,我们唯一能做的也是好好地活在当下 (虽然被说烂了,但的确是真理),放下一些不必要的执念和无意义的比较,与身边的人愉快相处,认真安排好每一天的活动,用心去感受每一天的心境

因为一直瞻前顾后,容易陷入对过去的后悔和对未来的担忧中,这种焦虑带来的是所有非工作状态的生活都被填满;尤其当你做的是一个寻求机会的事情时,准确地规划是很难的,当你试图用理性来假设和分析时,很多时候回过头再看,这些假设跟真实的差异会很大,但这样的分析往往会令人陷入悲观主义,因为往往假设会越做越谨慎,似乎一定要万无一失才能开始行动

既然随机性不可避免,而过分追求确定性可能会让我们瞻前顾后、步步惊心,还不如学着接受并享受生活的随机性;既然预定要飞向意大利的航班,最终有可能让你降落在荷兰,还不如好好享受荷兰的风光,对自己说一句:欢迎来到荷兰

最后,借用《夜航西飞》里的一段话来回答开头的问题,虽然前方的 35 岁路口被迷雾遮挡,但是相信走进去,就会云开雾散~

我学会了如果你必须离开一个地方,一个你曾经住过、爱过、深埋着你所有过往的地方,无论以何种方式离开,都不要慢慢离开,要尽你所能决绝地离开,永远不要回头,也永远不要相信过去的时光才是更好的,因为它们已经消亡。过去的岁月看来安全无害,被轻易跨越,而未来藏在迷雾之中,隔着距离,叫人看来胆怯。但当你踏足其中,就会云开雾散。我学会了这一点,但就像所有人一样,待到学会,为时太晚


文中相关的一些播客

  • 大厂裁员的原因、方案和连锁反应
  • 离开大厂的中年人,何去何从
  • 跟少楠聊聊大厂和创业,以及如今的独立开发者生活
  • 跟少楠聊聊做 flomo 的新体会,以及什么是 indie
  • 跟 61 聊聊他曲折又坦然的创业故事
  • 跟牙刷味聊聊打工和创业之外的第三条路
  • 跟多抓鱼的猫助聊聊二手生意和创业态度
  • 跟浩翔聊聊离开大厂的「返贫」现象和背后的思考
  • 识别运气,并享受生活的随机性
  • 愿我们都做一条脱钩的鱼
  • 孟岩:最好的投资,是投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