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手弄脏,去填补认知的缝隙

过去较长一段时间,一直有这种感觉:对于某个事情或想法,“听到了” 跟 “理解了” 中间有一段距离,“理解了” 跟 “实现了” 中间又有一段距离,“实现了” 跟 “做成了” 中间则会有一段更大的距离。简单来说,就是 “知” 与 “行” 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且仅站在 “知” 这一端的人往往是看不到这个差距所在的

最近听到的这期播客 《E35. 知识的缝隙》,更为系统和深入地探讨了这个现象及其底层原因,也让笔者对上面的 “距离” 有了更深的理解,用播客的话来说,这些距离就是那些认知的缝隙。播客从费曼学习法开始说起,逐步揭开了那些看似光滑的认知弧线下存在的缝隙,而躬身入局、把手弄脏,去填补这些认知的缝隙,也许就会有想不到的收获

写这篇的文章的过程,亦是笔者在填补自己认知的缝隙的过程,文章可能有点发散,祝开卷有益~

从费曼学习法说起

费曼学习法, 可以算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方法了,这是一个以教为学,让输出倒逼输入的方法

费曼学习法的基本流程是,就是给一个完全不懂某个理论或方法的人(有请小孩和老奶奶出场)去介绍这个理论或方法,然后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也非常理解其中的某些细节,不能用自己的话去把这部分说明白,然后需要回头去调研学习这部分,直至能够清晰地描述清楚;这个过程不断循环往复,也就是你学习的一个过程了

而其核心的点,就是在给其他人讲述过程中,你就会发现大量此前自己可能只听过但不求甚解的细节,即下图的 gaps in your understanding,而这,就是本文描述的认知的缝隙

费曼学习法,最大的受益人,其实是讲述的那个人,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填补了过去自己一直忽略的那些认知的缝隙

对于这一点,笔者在写 blog 过程中也是深有体会,每当笔者希望写一个感兴趣的话题时,脑子里的会冒出一个个的想法,这些想法就像一个个孤立的 dots;当我们尝试通过文字和逻辑来 connect the dots 时,你会发现需要你不断地理清楚需要用哪些线,来把哪些 dots 给连接起来;那些你 “听过了”,甚至以为 “理解了” 的 dots,此刻就像一个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羞涩少女,让你见不到其庐山真面目

而当你去反复去查漏补缺,去把那层若影若现的面纱揭开时,你找到的那些用来连接的线,恰恰就是在不断地填补你认知的缝隙的,当你完成这个拼接的过程后,就能得到一张更加全面的知识的图谱

无独有偶,查理芒格的 “猩猩效应”,从另一个角度来阐述这些认知的缝隙是如何被填补的,在《2022 年度伯克希尔哈撒韦致股东的信》中是这么说的

教学和写作一样,帮助我发展和理清了自己的思路。查理称这种现象为猩猩效应:如果你和一只猩猩坐在一起,仔细地向它解释你的一个宝贵想法,你可能会留下一只迷惑不解的灵长类动物,但你自己的思维会更清晰

编程中的 小黄鸭调试法,也是在阐述这个道理,只是在这个过程中,费曼学习法中的小孩和老奶奶、查理芒格的那只猩猩,变成了你桌上的那只一语不发,但是你一旦跟它交流,便能发现自己的认知的缝隙的小黄鸭

许多程序员都有向别人提问及解释编程问题的经历,而对象甚至可能是完全不懂编程的人。而就在解释的过程中,程序员可能就发觉了问题的解决方案。一边阐述代码的意图,一边观察它实际上的行为并做调试,两者间的任何不协调都会变得更明显,使人更容易发现错误所在。

说到这里,又想起了在《》的那一期,孟岩提到的一个观点:任何道理、方法,都是描述一个人的体验,都是观察世界的一个角度。如果这个角度或者方法足够的深刻、底层或者通用,你一定还能找到其它人的描述(ps,这期播客很棒,推荐一听)

因此,无论是费曼学习法、猩猩效应,亦或是小黄鸭调试法,我想都是从多个角度观测到了这一点:认知的缝隙无处不在,当我们尝试把那些看似 “理解了” 的知识再说一遍时,也许就能发现这些缝隙所在

看到那些认知的缝隙

工作中,老生常谈的一个问题是,深度与广度,是持续精进一个方向,还是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当然这二者并不矛盾,但是在时间有限情况下,深度还是广度,的确是需要做出抉择,否则就真的要成了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有一种好奇心爆棚的人(包括笔者),不断学习新知识,来喂养那个嗷嗷待哺的装着你的好奇心的婴儿,是一个乐此不疲的过程,因为一直学的都是新知识,且学习曲线 在学习的初期并不陡峭,只了解个所以然,犹如柯立芝效应那般的新鲜感,是能够支持你废寝忘食去做这个事情的

但如果只有广度,持续这样停留在对浅层知识仅仅是了解的层面,很容易出现一种情况,即看起来好像什么都能做,但又什么都做不精,或者说上手去做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此前选择性地忽略了很多细节。而这,恰恰是那填补些认知的缝隙所需要的,就比如我们都知道把一头大象放进冰箱只需要 3 步:打开冰箱 -> 把大象放进去 -> 关上冰箱,但仅仅依靠这些信息,我们真的能够把大象放进冰箱么

只有广度没有深度,我们很容易有一种 “知识的错觉”,误以为 “听到了”,就是 “理解了”,而 “理解了” 又差不多算 “实现了”;但真的想真的擅长一件事儿,做成一件事,绝不是听到了就可以了,而是需要填补很多很多的空隙

邓宁克鲁格效应 提到:你的能力越差,就越意识不到自己的能力有多差;同样的,我们填补的空隙越多,就会知道有更多的空隙我们看不到,引用在格雷厄姆的《How to Do Great Work》中的一段话,是这么说的

Once you've found something you're excessively interested in, the next step is to learn enough about it to get you to one of the frontiers of knowledge. Knowledge expands fractally, and from a distance its edges look smooth, but once you learn enough to get close to one, they turn out to be full of gaps.

The next step is to notice them. This takes some skill, because your brain wants to ignore such gaps in order to make a simpler model of the world. Many discoveries have come from asking questions about things that everyone else took for granted

随着我们知道的越多,我们不知道的必然也会越多,在 The Illustrated Guide to a Ph.D. 有一个形象的描述

想象一个包含所有人类知识的圆圈。你读完小学的时候,你知道的是其中的一个点(蓝色)。当你高中毕业时,你知道的更多了,是图中绿色的环。有了大学学士学位,你就获得了一个专业,图中红色区域属于你的状态(基础知识和突出的专业)。硕士学位深化了这个专业,深红色冒出的区域。在博士期间,阅读研究论文会把你带到人类知识的边缘(圆周)。一旦你到了边缘,你就会聚焦于边缘上的某点

你在边缘上努力工作了几年,直到有一天,边缘被你突破了,你创造了新的知识)。那个你凸起的鼓包,叫博士学位

当我们懂得越多,代表我们知识的那个圆的面积越变越大时,我们会发现我们对这个世界不了解的地方也会越来越多(圆的周长越来越大)

在这个过程中,人很容易从慎重的初学者到无意识的无能者,可能圆就不会再变大的;用播客的话来说就是 “因为大脑在我们的脑海中绘制了一条看似光滑的弧线,这条光滑的弧线会欺骗我们已经懂了这件事,但下面其实有很多缝隙”,如果没法突破这一点,我们很可能一辈子就在那个小圆里坐井观天,固步自封了

在我很喜欢的一期播客《我们都是不明真相的群众》里,方丈提到的几个观点,无论是 “在投资上,发现自己傻 X 比证明自己牛 X 重要一万倍”,还是 “在更长的时间维度面前,再聪明的人也是一个傻瓜”,都在时刻提醒我们去承认自己对绝大多数事情知道得并不多,去注意到那些认知的缝隙(ps,这期播客很棒,推荐一听)

因此,我们对待知识,要足够的诚实和耐心,引用《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里面一段话是这么说的

知识是慢慢积累起来的,但是你必须一直抱有对知识诚实的态度,这个概念非常重要,因为人很难做到真正的客观理性。人都是感情的动物,我们相信的东西,对我们有利的东西通常就会成为我们的预测。我们总是去预测这个世界对我们很好,而其实客观上我们都明白这个世界不是为你存在和安排的。所以做到对知识的诚实很难,但是非常重要。

知识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当你用正确的方法去做正确的事,你会发现知识的积累和经济的增长是一样的,都是复利的增长。过去所有学到的经验都能够互相印证、互相积累,慢慢的你就开始对某些事情有把握了 (能力圈)

把手弄脏,填补缝隙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把手弄脏,或许是我们去填补认知的缝隙里绕不过去的一环。把手弄脏,这里的一层含义是要亲自去体会与实践,另一层含义,则是需要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有足够的耐心,去发现那些细微的差异,那些常常被忽略的认知的缝隙

播客里举了一个史蒂夫・乔布斯对咨询行业的看法的例子,乔布斯很不喜欢咨询行业,他认为 own something(承担责任)和 do something(把手弄脏)是完全不同的事情;do something 非常重要,但咨询行业不是这样,他们没办法在从建议到实施的所有行动阶段都能清楚看到自己的建议,也没法看到那些根本想象不到的细节。他们无法在这个过程中面对失败,积累经验、学习新东西,更无法自己振作起来,重新出发,继续尝试

就好像我们去理解香蕉这个水果,如果你只是隔岸观火的话,你得到的仿佛是一副挂在墙上的、二维的香蕉的照片;你可能拥有一整面墙的香蕉、苹果、草莓的照片,向别人去炫耀你懂多少,但那些照片只是二维的,如果你没有亲手把弄,它永远不可能变成三维的;你永远不知道那些你根本不知道的细节,也不知道这些水果的滋味

我们经常在学习,也经常给出建议,但如果不承担风险和责任,也不参与具体的实施过程,这里有大量的缝隙是我们根本不知道的;比如说我们都知道把一头大象放进冰箱只需要 3 步:打开冰箱 -> 把大象放进去 -> 关上冰箱,但是以何种角度放进去能最节省冰箱的空间、怎么能够在下次打开的时候更好把大象拿出来,如果我们不躬身入局、把手弄脏,是无法切身体会到的

Rich Dad, Poor Dad》有一句话 “intelligence is the ability to make finer distinctions”, 翻译过来就是 “智慧,是区分细微差别(finer distinction)的能力”

Finer distinction,就是在我们在填补了认知的缝隙后,所获得的一种觉察能力,是我们对一个东西或者一件事情足够专注,观察得足够多面、挖得足够深, 是我们对一件事情不停地放大、对这条弧线背后的缝隙都看得更清楚之后,所拥有的那种更精细、更微妙、更具体的理解;而当我们对一件事情的了解和体验越多的时候,当我们越能拥有 finer distinction 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就可以将这些东西和其他事物联系在一起。同时我们也可以越来越无意识地去做这些事情,然后有带宽腾出来处理其他事情;达到那种 “无他唯手熟尔” 的境界

当你对一件事情专注足够长的时间,挖得足够深的时候,你就会在这件事情上发展出极其细微的差别和专业技能,这在《10x is easier than 2x》 中被称为 unique ability。简单来说,就是做同样的事情,你得到的结果可能比别人要强很多很多倍,同时你付出的成本,比如说时间、心情等,这些要低很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能力圈了

无论是 finer distinction,还是 unique ability,都是需要我们把手弄脏,去填补那些认知的缝隙后,才能获取到的;那具体到方法论,我们又该怎么做?

首先就是要对知识诚实,需要承认自己可能对绝大多数事情知道的并不多,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的过程,就仿佛在一个巨大的房间里摸索,如盲人摸象般只能看到其中一隅,而承认自己的无知,拥有开放的心态,才会有把手弄脏的意愿;在躬身入局后,不要默认所有东西都是合理的,反之需要不停的追问和思考,就像拿着一个放大镜在看一样,不停发现那些缝隙;当我们循环这个过程足够长的时间后,finer distinction 也许就会自动浮现出来

《异类》这本书提出了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但我们需要的不是 1 万个小时,而是 1 万次迭代。因为如果 1 万小时都是不停的重复的话,你就不会去看到那么多的空隙,也不会去填满那么多的空隙

无论是一万小时定律还是一万次迭代,都需要很长的时间,以及很深的专注能力。如果你把这些时间看作是成本,恐怕很难坚持下去,但如果这本身就是你很喜欢的事情,热爱、兴趣和好奇心,就会驱动着你去做足够长的时间,挖得足够深,观察得足够多面,放大得足够多,填满足够多的缝隙;别人把这些时间和付出当作成本,需要 “忍耐”、需要 “熬”、需要 “坚持”,而对你来说,这个过程像是在玩儿,而这也是 unique ability 产生的必经路径

在如何培养自己的 unique ability ,格雷厄姆在《How to Do Great Work》也给出了一个建议

The factors in doing great work are factors in the literal, mathematical sense, and they are: ability, interest, effort, and luck. Luck by definition you can't do anything about, so we can ignore that. And we can assume effort, if you do in fact want to do great work. So the problem boils down to ability and interest. Can you find a kind of work where your ability and interest will combine to yield an explosion of new ideas?

播客里提到一个概念叫 ikigai,如下图所示

简单来说,它分了四个维度,分别为:

  • What you LOVE:你的热爱

  • What you are GOOD AT:你的擅长

  • What the world NEEDS:世界需要什么

  • What you can be PAID FOR:你的工作

然后这几个圈的交集,分别代表了激情(热爱和擅长的交集)、使命(热爱和世界需要的交集)、专业(擅长和工作的交集)、职业(工作和世界需要的交集);而如果如果把这四样都集齐了,那就是 Ikigai 的状态

小结

零零碎碎说了这么多,最后还是用播客的一段话来总结,因为写的真的是太好了

当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时候,那些看似完美的认知弧线的背后有无数的知识的缝隙,对知识缝隙的足够了解变成了 finer distinction。那对一件事的 finer distinction 会变成我们的 unique ability,就是独特的能力,而这个独特的能力将在自由市场上换回相匹配的超额收益。但所有这些都需要漫长的时间和足够的专注,也就是需要足够的长度,足够的深度。
我们如何才能支付这种成本呢?那就是兴趣、热爱和好奇心(笔者觉得还要加上一个时间),这些将把别人眼中的努力变成我们自己内心的游戏。当然没几个人一开始就知道我们自己喜欢干什么,这基本是件不可能的事儿。所以也许最重要的是开始是我们把手弄脏去和真实的世界接触,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保持开放,不断给自己的生活增加一些方差,去尝试一些新的东西。那在这个过程中勇敢的追随自己的审美、兴趣和好奇心,慢慢排除选项,同时让自己不断成长
最终如果你足够幸运的话,就有可能碰到自己的一生所爱。希望那个时候你已经设计好了能够让自己自由选择的环境,我想这整个过程也就是 ikigai

还记得很早之前看到的这个回答,到底经历了什么,才会让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对生活失去希望?,但是看到高赞的回答似懂非懂,但是在写完这篇文章后,似乎更能理解了

是他的灵魂走在了年龄前面
如果你没有去亲身实践你所懂得的道理,当这样的道理越多,你就越割裂,就越无法走在人生的道路上,在短暂的年纪里,懂得太多,知道的太多,接触的太多,想要的太多,你害怕的就越多,失望的就越多,感觉无能为力的就越多,继而生活的灰色地带也就越多
如果感觉思想停滞不前,那就说明一定是思想走得太快了,你需要去等等你的身体,需要你去花费时间在实践上,然后,你的思想才能更进一步。这二者永远是相辅相成的

所以去躬身入局、把手弄脏吧,去填补那些认知的缝隙,去实践那些 “没能让你过好这一生的道理”,去找到属于我们的 ikig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