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过第二座山

最近听了情感播客《面基》的两期关于中年的播客:《中年,人生的第二座山》和 《中年之路上的四种觉醒》后,也看了提及的几本相关的书:《第二座山》、《中年之路》、《中年觉醒》以及一些研究报告;颇有感触,想写点东西来记录一下,于是有了这篇文章

每次读到这类内容,都会有一种错觉,似乎听完后就可以合理化自己躺平,给自己不努力找一个借口;因为一命二运三风水、命运无常,在随机性面前的我们似乎无能为力(比较扎心的是,这的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躺平,原因在之前写的 《做一个清醒的傻瓜》中也提到了:“在努力还没达到一定程度前,我们连面对随机性的机会都没有,或者说幸存者偏差也是有门槛的,当你的能力不足时,进入决赛圈的资格都没有”

本文是写给自己的心理按摩,是为了让自己在 “尽人事” 后,能够更坦然地 “听天命”;是为了能在面对人生的第二座山的时候,能够更加从容;祝开卷有益~

神奇的 35 岁

35 岁在我国似乎是个神奇的节点,青山资本的这份报告《35 岁,中国式中年丨青山资本 2022 年度消费报告》,里面就提到了大量的事实表明,无论是在各种政策(如购房、深造、落户、创业等)、婚育、职场里,35 岁都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

社会时钟的转折点

35 岁仿佛就是我国社会时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社会的政策、婚育观点、以及备受关注的职场等都会在这个时间节点迎来一个重要转折

在买房、深造、落户、创业等各种政策里,几乎都提到了 “35 岁” 这个关键词

嘉兴:购房时 35 周岁以下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可使用 15 万元人才房票
济宁:就业的硕士(不超 35 周岁)3 年内购首套房可发放购房补贴 6 万元
长沙:35 周岁(含)以下的硕士首次购房一次性给予最高 5 万元购房补贴,35 岁以下博士首次购房的购房补贴由 6 万提高到 10 万

公派留学,博士申请需为 “不超过 35 岁具有硕士学位”

温州 “35 周岁以下中级工可先落户后择业”

九江修水 “对 35 周岁以下全日制高校毕业生给予每人 1000 元落户奖,提供‘拎包入住’人才公寓”

婚恋市场上也是这样,到了一定年龄尚未婚配的年轻人,难免被家庭和社会催婚。往往一开始年轻人需要和长辈激烈辩论,但在斗争了几年后会出现一个神奇的现象:突然有一天长辈不再唠叨催促了,朋友也不再热心介绍对象了,因为大家心里有一条年龄底线,过了这条线还不婚配的人,就默认为在婚介市场上已经失去了价值,打上了不必再劝的标签。催婚有 35 岁的心理线,催育更有 35 岁的警戒线。各类医学研究中都将 35 岁作为高龄产妇分界线。35 岁不生孩子,基本被视为丧失了怀孕生育的可能性,除非 “上科技”

职场上这种现象则更为明显,互联网行业是近年职场里常被提及的吃 “青春饭” 的职业,但除了程序员头上悬挂着 “35 岁” 的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军人、主播、运动员,也面临类似困境,解放军作战部队在到达营长之前、非作战部队在到达连长之前,35 岁是最高服役年龄;欢聚时代一份主播年龄统计显示,35 岁以上的主播仅占 7%。运动员的退役年龄绝大部分也在 35 岁以前

甚至在一些领域如公务员报考,35 岁就是一个硬门槛,94 年颁布的《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要求报考者必须 “年龄为三十五岁以下”,直到 2024 年,才把这个门槛放开至 40 周岁以内(针对硕士、博士研究生)。但公务员招聘的示范效应,使得事业单位的考编、大学招聘教师也出现了 35 岁上限的要求,大部分央企、国企乃至部分民营企业也逐渐习惯性地将不超过 35 岁作为岗位录用的标准

为什么偏偏是 35

面对这个神奇的社会时钟转折点,我们不禁会问,为什么偏偏是 35

创造 “中年危机” 一词的是美国精神分析学家艾略特・贾克,当时是 1965 年,而研究的研究出发点很简单:人的生命旅程过半时会意识到自己必然迎来死亡,生命有限、能力有限,因此便有危机感。在当时的人均寿命刚超过 70 岁,以及女性大量进入职场对男性造成一定的挤压,在七八十年代的美国媒体频发男性中年危机的文章,以及无数情绪共鸣下,造词宣告成功

中国流行 “中年危机” 则是从 90 年代开始,最早的媒体记录是 1994 年出现的,之后情绪共鸣开道,媒体深入报道。报告提到一个诡异的现象:55 个国家的人在 46 岁时心态陷入最低谷,中国则提前了 10 年

在不同国家的就业市场上,年龄收入曲线都呈现倒 U 型分布,倒 U 型顶部的年龄称为 “golden age (黄金年龄)” 美国和中国的 2000 年以前,“黄金年龄” 稳定在 50-55 岁左右。2000 年以后美国继续不变,但中国的黄金年龄不断下降,到 2005 年以后降至 35 岁,如下图所示,配图来自 “GOLDEN AGES”:A TALE OF THE LABOR MARKETS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我们曾默认劳动者随着工作年龄更长,经验增加,理所应当要拿到更高的回报,这种想法其实扎根于技艺意识、匠人意识,思路的本质是生产非标化

但是工业化就是要打破非标,因为这是整个社会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途径;工业化意味着标准化生产流程、自动化流水线、固定化设备,劳动力此时如同 “螺丝钉”,被打上了工业化的关键设定 ——“可替代性”。流水线要能正常运转,最可靠的办法是消除每个环节的非标准性和不可替代性,在所有时代都如此;而这也许就是 “危机” 的开始,这两年 AIGX 的快速发展给各个行业带来的危机,跟第一次工业革命里的纺织工人面对蒸汽机时感受到的危机,并无二样

当工业化进程逐渐发达,市场的必要性就突出了,用企业这种组织形式完成生产,加上用市场经济这种方式配置资源,成了最有效的发展方式;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在 1994 年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后加速推进,非国有企业快速增长,1996 年,人事部《国家不包分配大专以上毕业生择业暂行办法》宣布大学生包分配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1998 年至 2000 年,国有企业共下岗职工 2137 万人,98 年的大下岗,劳动力从生产设计的可替代化,变成了真正意义上可以随时替代掉的人,也让很多人意识到第一次真正意识到,没有铁饭碗,工作是可以丢掉的

市场经济带来优胜劣汰,有下岗、有裁员,也就有了职场和就业的压力与危机。一言以蔽之,94 年之后劳动力要竞争上岗,用人单位需要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劳动力,劳动力的职业发展有压力了

在 “GOLDEN AGES”:A TALE OF THE LABOR MARKETS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将工资随着年龄变化的原因分解成三个部分:工作经验、时间效应(不同年份的平均工资水平变化)和队列效应(每个世代的劳动者能力差异);研究显示美国不同年代的时间效应和队列效应很小,但在中国这两者影响巨大。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清晰可见,大约从 2005 年开始,35 岁开始工资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但美国不是这样,中国在 21 世纪以前也不是这样。从生理上来说,35 岁并不是身体和心理素质全面转衰的开始,全球范围内中年危机往往也是在四五十岁才逐渐显现;而中国近二十年的 “35 岁危机”,有着更独特的背景原因:产业结构、劳动者教育水平高速变化而带来的劳动力价值高点前移现象

从 94 年至现在,我国的产业结构持续保持着 “第一产业下降,第二产业缓慢增长,第三产业高速增长” 的态势,互联网、金融业、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科技服务、交通物流业一直呈现增长趋势,其中尤其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逐渐成为最有前景最受关注的产业,这些逐渐变得更重要的新经济相关行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相关知识和技术更迭非常快

在这样的产业发展中发挥作用需要依赖优秀的学习能力和开放的心态,并且越年轻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人工智能时代的 “原住民” 越有前人难以匹敌的优势。因此,年轻人逐渐成为更受青睐的选择,有经验的劳动者的价值意义下降。从这个角度来看,“35 岁危机” 来自于拿着 25 岁学的东西去面对当下的市场

对于学习新事物的开放性,英国科幻作家道格拉斯这样形容人性

任何在我出生时已经有的科技,都是稀松平常世界本来秩序的一部分;任何在我 15-35 岁之间诞生的科技,都是会改变世界的革命性产物;任何在我 35 岁之后诞生的科技,都是违反自然规律要遭天谴的!

因此,这样的产业结构的变化让新的主力产业对劳动力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 体力、心力、学习迭代能力,这些让年轻人成为了更合适的劳动力,也让我国的的人力资本高峰慢慢地从四五十往左移到了三十五

人生的两座山

第二座山这个概念,来自这本书《第二座山

我们每个人都在攀登人生的两座山。如果说第一座山是关乎构建自我和定义自我的,那么第二座山则是关乎摆脱自我和舍弃自我的。如果说第一座山是关乎获取的,那么第二座山则是关乎奉献的。如果第一座山是精英式的独自攀登,那第二座山则是置身于有需要的人之间,并与他们手携手同行

第一座山

对于绝大部分的人来讲,第一座山的攀登会在读书择校、毕业是找工作出现,正处于鲜衣怒马少年时的学生,如果你去问他们当前最大的目标是什么,基本都会给出清一色的答案,找个好学校或好工作。名校光环、体面的工作,似乎成了第一座山的山顶

这当然无可厚非,因为那个就是绝大多数人所追求的阶段性目标和任务;对于绝大部分的毕业生包括笔者,在毕业的时候最大的问题是生存焦虑,彼时会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抓住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经历了一轮轮激烈的校招竞争后,然后开始在一个环境里勤勤恳恳地工作;至于自己该做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些问题,会被压制在意识的水平线以下,暂时不重要,公司需要我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就成为什么样的人

老钱在播客里是这么说的,“北京的群山中,公司让我爬哪座山我就爬哪座。世界说我是什么我就是什么,我要付房租,要有积蓄,要生活,要年底给家里面打一笔钱,我变成了一个公立的实用主义者。‘怎样才能成功’很快战胜了‘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我成了自己的老板,也成了自己的员工,实现了韩炳哲口中的自我剥削”

事实上,每一个人在攀爬第一座山时,都是在建立自己的社会身份的过程,也是走向自立的过程;离开父母、培养自己、完善自己,让自己有自力更生的能力,并且努力在这个世界上留下印记。此时大多数人需要的不是一个饱满的灵魂,而是拥有一套效率最大化的专业技能,成为一个精简的专业人士

这个过程让我们有各种名牌可以依附:上过的名校、取得的头衔。阶段性地说,这些东西都比寻找自我更重要,第一座山和它所象征的成功学和精英制度,鼓励大家进入一种社会喜欢但也许我们个人并不喜欢的生活,一种并没有安全感但看起来又挺成功的状态;我们热衷于在各个参考系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和排名,经常拿自己和别人比较,被自己的幻想所困扰,也会去羡慕别人的辉煌和快乐

有些人一直在爬第一座山,有些人已经在某种意义上登顶了,但是不可避免地,大家都会走向下山这条路。下山的路并不好走,走上坡辛苦,但下坡路走起来痛苦;但是再想想能走下去,而不是滚下去,不是坠下去,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而在谷底处,我们又能看到另一座更大的山,那是我们人生的第二座山

第二座山

山谷并不只意味着人生低谷,它更像是一种心态、能量、思维层面的匮乏力。我们在第一座山中获得的财富、名望和成就并不能让任何人远离山谷,它更像是人生的一段必经路。在山谷,我们不可避免会经历痛苦,它有很多形式,比如疾病、亲人的离世、意义感的丧失、失败、失业、重大亏损等等,攀登第一座山时所获得的各种名牌可能都会荡然无存。当然,痛苦也可能来得没那么有戏剧性,它可能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萎靡不振,对工作的麻木,对生活失去掌控感,被惯性主导

人生的低谷固然不好过,但恰恰是在低谷中我们塑造了自己。因为痛苦和挫折,能够让我们看清平常生活中那些肤浅的一面,进一步的,我们能借此看到更深层次的自己,并慢慢发现我到底想要什么;这是脱离了 “等我 XXX,就会 XXX” 的答案,因为外部条件并不会回答内心中 “a why to live for”,而有了这个 why,才能去忍受生活丢给我们的各种 fxxking;而这也是尼采口中的 “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而这就是我们第二座山的起始点

每个人的第二座山都不尽相同,但可以肯定的是,爬第二座山的意义是我自己赋予的,而不是世界赋予的

世界告诉我,要应该成为一个好的消费者,但也许我就是想过上很简单的低欲望的生活
世界告诉我应该独立自主,但是我就是想沉溺于温暖的人际关系网中
世界告诉我应该追求自由,但是我就是想要更多羁绊,对家人的责任和承诺
世界告诉我应该攀登阶梯,追求成功,但也许我就是想为别人而活

也许四十不惑,不光是没有困惑,也是不被诱惑,不被五光十色的世界诱惑,不被别人多彩多样生活诱惑,不被普世的价值观诱惑

穿过了人生的低谷,我们就有足够的勇气去放弃部分以前的自己。某种程度而言,爬过第一座山,努力过,跋涉过,走过下坡路,才会有深刻体会。走过下坡路,才会意识到,原来第一座山并非我所愿,山外还有另一座更大的山,那才是我的追求,那是我人生的第二座山

爬过第二座山

如何找到并爬过第二座山,播客以及书里都给了一些方法论,这里我愿意将其总结为:四种觉醒、三个老板和 N 条出路

四种觉醒

播客将《中年觉醒》书里的内容总结成了四种觉醒:分别是智慧、观念、心态和关系

智慧

在爬第一座山的时候,无论是否已经登顶,无论是否原因,我们都会不可避免地走下坡路,哪怕再功成名就的人,也难逃斜率向下的宿命

《中年觉醒》这本书提到,统计数据发现科学家们常常在自己 30 多岁时做出了伟大的发现;但是在 40 多岁、 50 多岁、 60 多岁这几个时间段里面,有重大突破的可能性就急剧下降。一个人在 70 岁时做出重大创新的概率,和 20 岁时差不多的都几乎为零,那原因是什么?

一个解释是,我们大脑的前额叶皮质的性能会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前额叶皮质是我们同年时期大脑发育最晚的一部分,但成年以后它又是最早开始衰退的习惯。它主要负责工作、记忆、执行能力,还有屏蔽与手头任务无关的信息。只有它足够强大,我们才能集中注意力去提高自己的核心技能 ; 无论是处理法律案件、做手术,还是开公交车,但是人到中年,前额叶皮质的工作效率就是会降低,这意味着我们的快速分析和创新创造能力都会下降。其次它还意味着一些曾经很容易上手的技能,比如多任务处理也开始变得不再得心应手

所以,职业下行必然常态,这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而且他比你想象中要来得更快;几乎所有从事高技能型职业的人,在 30 多岁到 50 多岁之间的某个时间点都会开始进入下行通道,有可能是因为个人原因,也有可能是行业或者宏观因素的原因

更可怕的地方,一个人在事业巅峰期所做出的成就越高,那么他在下行期的表现往往也就越差,这就是所谓的飞得越高就跌得越痛。一个人在中年时期的失落感和他之前取得的成绩以及对过往念念不忘的程度是高度正相关的;如果一个人本来就对自己没有什么期待(日常语境中我们经常说的 “没有上进心”),但是人家可能就是过得比你快乐;偏偏是那些人上人爱好者、奋斗和增长成瘾者们的下坡路,可能会极为痛苦,会面临着多重打击,播客里是这么说的

第一重是我们会不自觉地渴望更大的成功,用更高的二阶导增速来避免意难平,但这不太可能,高增速的好时光往往就那么一段儿
第二重打击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真的很难维持现有的水平
第三重打击就是当我们过分执着于更大的成功,同时伴随着职业技能下降的时候,很容易最终会陷入成瘾模式,比如变成工作狂,以牺牲自己的健康与配偶、孩子、朋友们的深层关系为代价, 并且没有人会共情你

那怎么办?觉醒这本书说在你面前有三道门

  • 1 号门:你可以拒绝接受这一切,否认现实,不甘平凡、愤怒的、固执的对抗下行,但可能会陷入不断的沮丧和失望当中
  • 2 号门:你可以耸耸肩,接受这一切,任命躺平,然后将人生的下坡路视为一场宿命般的不可避免的悲剧
  • 3 号门:你还是得接受现实,那些曾经令你青云直上,功成名就的职业技能确实都成了过眼云烟,一切都归于平淡了,但是你可以带着自己的好奇心重新找点新乐子,学点新事

时间游戏》里提到:终身学习并不是一个空洞的鸡汤式的口号,而是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我们一生中总会经历几次集体游戏的切换。每次换游戏的根本原因是为了解决新的问题,为此新的游戏会鼓励一些新技能,鼓励的方式就是给予掌握这项技能的人更高的估值,让这些人的社会地位上升。所以学习新技能是为了适应新游戏,仅此而已

因此,智慧觉醒意味着如果我们能顺势而为,借助某些方法,其实可以自然的变得更明智、更成熟。窍门在于理解并且利用那些年龄增长带来的新的优势,比如说当人的年纪变大,人的表达能力会变得越来越好,因为相比从前,自己的词典变得更厚了,思维方式也更成熟了,播客里将这归为了 “晶体智力”

所谓的 “晶体智力”,就是那些以习得的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能力;与之相对的是 “流体智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先天智力,我们的阅读、数学能力都与 “流体智力” 相关,但不幸的是到了 30 多岁、 40 多岁的时候,流体智力就开始衰退了,相反地晶体智力会随着年龄地增长而增长

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的变化,与人的人力资产曲线和金融资产曲线是非常相似的;关于人力资产曲线和金融资产曲线,在面基的《中产,一个阶层的自我修炼》里是这么说的

人一生的财富大体分为两部分,其一是呈现倒 u 型曲线的人力资本,其二是曲线起伏但最终会朝着东北方向推进的金融资产。所以度过中年在财务上的表达就是我们的人力资本曲线是向下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用保险兜住了下限,再用金融资产所释放出来的现金流去进一步的弥补劳动收入的减少

如果你的事业完全依赖于流体智力,那确实容易更早地到达事业巅峰,然后进入下行通道;但如果你的工作是更依赖于晶体智力,事业巅峰就会晚一些,上破路也会久一些。说的更直白点,就是偏理工科的岗位更依赖流体智力,偏文科的岗位依赖大量知识储备以及应用能力的岗位更依赖晶体智力,所以如果能从偏流体智力的行业切换到偏晶体智力的行业,就是一次比较成功的跳船,或者说职场转型;比如说原来你是偏向创新和实践的,那之后就可以往指导和培训去转型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不管是什么人生阶段,只要是转型期,就一定会面临着各种不确定性,这会让人本能地感到不安、自我怀疑,甚至恐惧

观念

这部分讨论如何温和地走下第一条曲线,如何摆脱渴望成功、渴望增长的瘾

《中年觉醒》这本书聊到了一个引人深思的案例

一位女士在华尔街工作,有钱有地位,看起来是人生赢家;但同时也有很多问题:婚姻失败,轻度酗酒,和孩子们处的还行,但是孩子们都上大学了,彼此离得很远,很少见面。她没有什么真正的朋友,长期的加班也导致了身体的透支。所以工作对她来说就意味着一切,这是一个巨大的难以摆脱的惯性,给他带来了几乎所有的意义感和成就感,当然还有那份丰厚的薪水;但问题是她的流体智力也处于下行期了,所以现在自己做的这份工作越来越难以应付,以前他是团队的主心骨,但是现在即便是年轻的组员都有点信不过她了

她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这样看起来问题似乎就很好解决了;因为都意识到了,那就着手挨个解决问题就好了。但令作者咋舌的是,这位女士面无表情地对作者说 “也许我更想要的就是成为人上人,而不是幸福。度假、和朋友家人一起待在一起,任何人都能做到,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我一样成就一番大事业”

作者本想反驳他,但是转念一想,回顾自己的人生,大多数时候,作者的选择和他一模一样。这么多年,这位华尔街的成功人士精心打造了一个让旁人艳羡的角色,因为事业有成,勤劳敬业,财富增值,孩子们读了好大学的华尔街精英,她成功征服了自己的第一座山,但是现在她如坐针毡,工作给她带来的一切回报,边际效用都在降低

作者在书里也提到了原因:就是她所打造出的那个人上人的角色并不是一个完整的人,这位女士和自己做了一笔交易,她用一个活生生的自我去交换了一个标签化、符号化的角色

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当一个人评价自己的标准过于单一,比如只有工作业绩或者是财富数字;如果有一天这个唯一的参考系崩塌了,这对 TA 来说,无疑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这点也许对那些工作狂的一种诅咒,终有一天他们会发现自己也会走入那个不那么尽如人意的下半场,然后痛苦的追忆往日荣光,对自己失望,和家人朋友的关系日益紧张

我很喜欢这个例子,因为看过了太多的身边的人包括我自己,都有这样的问题;我们都非常擅长用简单的标签去物化别人,也会物化自己,我们可以将自己物化成人上人,用工作成功、世俗的认可和骄傲来定义自己

但比较现实的问题是,人的 golden age 就只有那么一段(上面提及的倒 U 型曲线),所以也难免会给自己洗脑 “老天爷赏了你这碗饭,就老老实实的,在能吃的时候多吃几口,因为很可能过了这个村,你就再也吃不上这口饭了”;而事实上,像互联网、金融这些行业,是中国为数不多依然同工不同酬的行业,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现在都缩编,跳槽机会也不是那么多,所以多干一个月,我就多赚一个月的工资,真的要走,也要拿着大礼包再走

因此,虽然喜欢书里的故事,但这个不是绝不是劝大家躺平或摆烂,这个作用,也许是当我们不得不告别的那天,能够更加坦然,对过往的收入、股票、地位等没有太多的执念和留恋;更重要的是,也许是在我们发现工作带来的边际效用在递减至一定程度时,我们可以尝试把工作的时间让渡给一些边际效用更高的事情,给自己多找一些参考系,比如说亲密关系、爱好等等

给自己多找一些参考系很重要,因为如果只有一个评分,其实某种程度上我们又回归到了学生时代的分数,就是一切丢掉一分落后千人的逻辑里了,所以会有骄傲、恐惧、攀比、戒断反应等等这些泥坑

对完美主义者(现在似乎不是那么好的一个词了)而言,骄傲和恐惧常常是伴生在一起, 骄傲的人常常是恐惧的,他恐惧失败,那更可悲的是,一个充满了恐惧输不起的人,他也很难从自己获得的成就当中感到快乐。因为他们总是焦虑于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做事的动机也变成了害怕把事情搞砸

在与他人做比较时所产生的优越感暂时给了完美主义者安全感,但是这种想法又转过来,让他们充满了恐惧,因为失败是不可被接受的。一旦失败,它一定伴随着巨大的自我否定, 而且很多对成功和增长成瘾的人都承认过,他们经常认为他人之所得就是我之所失。所以当他们看到别人比自己更优秀的时候,会很搞笑的不由自主地认为自己是一个一败涂地的 loser

这一切的根本,还是上面说的评价体系过于单一的问题,而观念上的觉醒,就是需要重构自己的价值判断体系,从更多维度来度量自己的价值

心态

《中年之路》这本书基于荣格心理学的视角,逐步去回答这个问题:“除了我的过往以及我所扮演的角色,我究竟是谁?”

书里提到,我们都带着过去经历的痕迹、在无意识的生活,过往的经历在我们心中形成了一个内在的小孩,而社会化成长的过程就是我们与这个内心的小孩逐渐感到疏远的过程

所谓的中年危机,其实是内在小孩和后天人格之间越发不一致、越发分裂所产生的痛苦导致的。并且这种痛苦它不是坏事,因为痛代表了这个内在自我准备迎接新生的强烈要求

在荣格的理论中,人有两个成年时期,第一个成年期大概是生理年龄在 12 ~ 40 岁左右,在这个阶段我们的人格是临时的,它不过是一个对外界反应的集合,我们还不完全了解这个世界,我们在学习,或者说我们是在模仿身边大人的态度和行为;第二个成年期则是等生理年龄到了中年的阶段才会开启,因为那个时候才有了一点闲暇和空余时间,才有了一些力量,可以稍微琢磨琢磨那个终极的人生命题 “我究竟是谁”

因此,《中年之路》这本书里,强调了中年危机的原因,不光是时代、宏观经济、家庭、财务责任等等外部因素导致的。哪怕没有这些因素,我们内在也会召唤中年危机,召唤我们让内心小孩这个临时人格走向真正的成年,从虚假的自我走向真实的自我,成为我自己

这个过程,往往会伴随着压力和痛苦,这是一场自我身份的危机,因为除了社会角色和心理投射之外,我们并不知道自己是谁,这些内在问题会外化出来各种各样的形式,比如无聊反复更换工作 / 伴侣、滥用药物、各种成瘾、自我毁灭的想法、不忠、抑郁、焦虑,还有各种各样的强迫倾向等;荣格派认为这种痛苦的内在危机出现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去纠正自己的方向,而荣格给出的建议是鼓励我们敢于展示自己的弱点和不足

精英的意思是一个人拥有少数人才拥有的优势,普通人只能对此望洋兴叹,靠精英文凭和人设并不能让很多人与你产生共鸣,它只会吸引来一批慕强的人,而且你最好不要暴露出半点软弱错误以及道德瑕疵,因为这很不 “精英”。所以苦难、困境、软弱这些状态就不应该出现,所以他当然也不能与其他人分享,这些事具有私密性,它令人羞愧,难以启齿,所以很多人转而去找心理咨询师倾诉

但事实上,人不可能是完美的,人因为有了弱点才变得真实,而一个人真实,他才可信,才会吸引过来那些对你也很真的人。所以,心态觉醒,意味着我们能坦然接受自己就是不如别人,就是有一堆臭毛病,能够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弱点,能够放过自己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我们都是不明真相的群众》里方丈说的一句话:“在投资这件事上,发现自己傻 X 比证明自己牛 X 重要一万倍”;我想不仅仅是投资,在很多领域,承认自己的无知,向别人坦然示弱,而且不在乎他们的想法,能让自己活得更轻松一点;毕竟,人生就三万多天,装给谁看呢

关系

TED 的一个演讲 《What makes a good life? Lessons from the longest study on happiness》,是关于哈佛大学的一项成人发展的研究项目,也可以说是史上最漫长的有关于幸福人生的跟踪研究,因为这个项目它持续了将近 80 年的时间,跟踪了 724 个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一组是当时哈佛的学生,在二战之前,他们在哈佛读书,其中很多人也上了战场。第二组对象人数更多,他们是来自波士顿贫民区的青少年,这些人普遍经历过大萧条年代,课题组年复一年的跟踪这 724 个研究对象的工作、家庭生活、健康状况。这场耗时近 80 年的研究,换了整整四代研究员

最终得出了什么结论?研究成果有点出乎大家意料,它的最明确的、最重要的研究结论就是良好的人际关系能让我们的人生更加快乐、幸福和健康

那什么叫良好的人际关系呢?课题组给了三个比较重要的点

  1. 我们必须要保持社交关系,不能与社会绝缘,不能把自己封闭起来,因为孤独是有害的,它会让我们的中年阶段更加不快乐,也会让我们的大脑功能、健康程度下降的都很快。而那些与家人、朋友、邻居相处得很好的人,他们比那些离群所居的人更快乐,也更长寿
  2. 即便你有社交关系,也并不意味着你就不孤独。因为人际关系的重点并不是你有多少朋友或者有没有伴侣,关键是你拥有的这些关系的质量如何。那些成天吵架、没有爱的婚姻对健康的危害比离婚还要大,而幸福的婚姻生活还能减轻衰老带来的痛苦,哪怕你身体出现了各种毛病,但依然会觉得自己的日子过得很幸福
  3. 良好的人际关系不光能保护我们的身体,还能保护我们的大脑。上了年纪以后,如果依然对另一半信任有加,知道对方在关键时刻能指望的上,连记忆力都不容易衰退

三个老板

这里的三个老板,是《中年,人生的第二座山》中提到的,分别是身体健康、内心和良好关系

身体健康

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无需赘言,这是所有 0 前面的的 1;成功可能有一千种方式,但没有一种是应该要以损害自己身体为代价的

尽量别让自己生大病,因为生大病受损的是你的人力资本,会打断的你后面整个的现金流的节奏;因为除了医疗本省要花很多钱,身体受损了之后,精力体力不如从前的话,那在关键的攒钱的这一二十年可能状态也不行;这一点结合下面这张家庭现金流表来看就很清晰了

为了维持身体健康,老生常谈的就是运动、饮食、睡眠、情绪这几项了,这里不在赘述,推荐纵横四海的这一期播客 EP41《超越百岁》:如何在 100 岁的时候,还能去滑雪?

除此之外买保险也是一个选择(注意买的是保障性的消费险,不是投资险),来保护一下我自己这个的金融资产或者说人力资产

照顾好内心

这部分在前面的第二座山部分以及观念觉醒也着重描述了

男孩、鼹鼠、狐狸和马》中说到:“我们只能看到外在,但一切都发生在内在”。说 “一切” 当然有些绝对,但是人往往只关注外部世界,认为是外部世界导致了目前的境况,或者总希望在外部世界找到一个救世主或者解决问题的办法,却是很多人在解决人生困境的过程中,渐渐 “迷路” 的原因

大多数人梦想中的财务自由的退休和孩子的样子以及自己满意的自己,是被社会规训的惯性的想法,很多时候并不切实际;对于很多外部的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我们需要做好 “内外” 与 “外在” 的课题分离,更多向内求,或者说追问清楚自己当下正真想要的是什么;

因为无论是 “我们只能看到外在,但一切都发生在内在”,还是 “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都在告诉我们,看到自己的内在,才能知道自己要真正要去爬的第二座山,而不是被世界所塑造的第一座山

良好的关系

这里的良好关系跟前面的重合了,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但是在两期播客里都强调了这一点,也足以见题重要也行

N 条出路

35 岁,中国式中年丨青山资本 2022 年度消费报告》中,从宏观层面提出了解决中国式 “中年危机” 的新思路:制造业大国转向为服务业大国,而这里面也蕴藏着中年人的 N 条出路

由于加入 WTO、信息产业和更多科技产业逐步发展以后,我国产业结构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是必然的趋势,这个过程必然会让一些人失业,但是让中年人失业的结构性变化,也在创造新的适合他们的就业。服务业尤其是新服务业会承载新的价值创造,承接中年劳动人群。社区的作用在生活中越来越明显,相关的生活服务需求也越来越需要成熟的产业来支持:维护、维修、零工、社工、月嫂、保姆、护理、保洁;也许有一天,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管家、生活助理、爱好伴侣、运动指导

事实上,当前已经有一类大规模的服务业,青山资本在一份报告里面把他们统称为平台工人,比如说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外卖员,还有达人、博主、号主、新媒体主理人、程序员这些都属于平台工人,因为这些人本质上还是要依附于平台,并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接不到外卖订单的小电驴不是生产资料,接不到平台派单的小轿车只能在马路上空跑,没有平台导流的直播间不是生产资料,一个被平台封禁了的公众号只会沦为一日谈资,然后被世界彻底遗忘

当下服务业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会催生出千奇百怪的供需,无论你的需求是多么小众,多么细分,都能找到供给,这也正是经年正在快速形成的新服务业

不少新服务业方向已经在逐渐崭露头角:老物件翻新、传统手工艺制作、手机装裱、宠物殡葬、娃娃改造、家庭整理等。社交媒体上的长短视频让很多不容易被看到的角落里的新业态和老匠人越来越火,不说做多大的生意,但支撑自己的生活收入完全没问题。除了这些尚在形成职业的新工种外,国家已明确认可的新服务业类型也在不断增多。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在于 2022 年末再次发布新版,新增了 150 多个职业,其中不乏许多服务业新职业。比如会议接待服务师、健康照护师、社群健康助理员、森林园林康养师、民宿管家、研学旅行指导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在线学习服务师等。

这些新服务业可以用 “反工业化” 来概括。追求效率的商品生产过程标准化,工具越来越发达,生产者越来越年轻;而另一类服务或产品,则追寻温度,关心情感连接,服务于人的社会性,消弭孤独感

服务业一定是中年人的一条路,但每一个服务行业,哪怕它再普通,想做好都不容易,也都有用心者在绞尽脑汁的琢磨如何在那些细微处给出更多的 AHA 时刻。没有同理心的人一定不会在服务业里出类拔萃,因为没有同理心也不太可能发泄和尊重别人的需求。另一方面,对平台工人来说,平台的演化、算法的更迭、新技术的导入,都可以轻易改变一个平台工人的工作。当然,这些让中年人失业的结构性变化,可能也在创造新的适合他们的就业岗位

小结

人生的第二座山,也许是每个人的的生命旅途里都无法避免的一次挑战和机会;当我们从第一座山下来的时候,健康、收入、技能、社会地位等可能都会快速下滑,这是挑战;但同时也给我们一个机会,一个去看到更深层次的自己、慢慢发现我到底想要什么、找到自己的 “a why to live” 的机会

绝大多数的人都不可能避免地会遇到这座山,只是由于我国近三十年产业结构、劳动者教育水平高速变化,让这座山开始前移到了 35 这个节点;每个人的第二座山都不尽相同,但可以肯定的是,爬第二座山的意义是我自己赋予的;同样的,如何爬过这座山,在方法上也是多种多样的,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服务好我们的 “三个老板”:健康、内心和关系,别让工作成为自己唯一的价值评判标准,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弱点并接纳自己,带着自己的好奇心重新找点新乐子,也许能让我们更好地从 “N 条出路” 中找到独属于自己的第二条曲线~


文中的一些参考资料

  • 中年,人生的第二座山
  • 中年之路上的四种觉醒
  • 第二座山
  • 中年之路
  • 中年觉醒
  • 时间游戏
  • “GOLDEN AGES”:A TALE OF THE LABOR MARKETS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 35 岁,中国式中年丨青山资本 2022 年度消费报告
  • 中产,一个阶层的自我修炼